正文 第八十七章 刘爱雨筹办茶庄
这个冬天,北京没下雪,尽管每次天气预报都报近期有降雪,但是,漫天脏兮兮的乌云,被风一吹就散了,雪,赖在了遥远的西伯利亚。
刘爱雨请赵波喝茶。
在广州时,刘爱雨喝过几次茶,广州人的茶喝得惊天动地,太铺排太张扬。
一次,桌上上了三四十个小菜,从午后一直喝到傍晚,这哪是在喝茶,简直是一桌满汉全席。
他们去的这家茶楼,在苏州街,黄金地段,人来人往。
刘爱雨和赵波坐了一个雅座,要了一壶碧螺春,点了肉丁馒头、艾窝窝、蜂糕、排叉几样茶点。
赵波打量了一下,茶楼里顾客很多,人来人往的,服务员忙着接待、安排就座。
这顿茶喝了两个小时,消费了480元。
刘爱雨问:“感觉咋样?”
赵波说:“有点贵,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
刘爱雨说:“现在的茶楼变样了,早不是老北京那时候的大碗茶了,一把香片,一壶开水,从早喝到晚,听听相声聊聊天,说说家长里短。茶楼成了上层精英消遣放松、老板谈生意的场所。”
刘爱雨说:“咱们这个消费是低档的、普通阶层的,有钱人一顿茶就喝去几千块钱。
赵波听得目瞪口呆,他不明白,他和刘爱雨无生意可谈,为啥要花几百块钱喝一壶茶?
刘爱雨打算开家茶楼,据她这两个月来的考察,一个茶楼办好了,每月赚个几十万是小菜一碟。
赵波沉吟着,茶楼是赚钱的,但不是所有茶楼都会赚钱;开一座茶楼,先期的装修费就要几十万上百万,每年的租金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万一搞砸了呢?风险太大了。
刘爱雨批评他悲观主义,凡事瞻前顾后、疑虑重重,总考虑最坏的结果,这种思维要不得。
赵波说:“我担心你万一搞砸了,损失惨重,这口气就缓不过来了。”
刘爱雨说:“不用另租房子,孙教授这个院子就挺好的,花几十万装修一下;别的茶楼都是在闹市中、在高楼里,咱在巷子里,四合院风格独特,而且巷子口就有停车场,很便利的。据我考察,现在酒楼茶楼,附近没停车场的,生意一般都不大好。”
赵波沉吟着,刘爱雨说:“我刚来北京时,手头只有五六万块钱,就算赔本了,大不了回到五六年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赵波攥紧拳头说:“对,咱本来就一无所有,怕个啥?再干一票。”
一旦想通了,就没有可顾虑的,只有一个劲地往前冲。
孙教授的这个院子,正房五间,坐北向南,东西各三间厢房,院子中央有二百平米的空地。
刘爱雨规划了一个凉亭,四面环水,种植紫藤和爬山虎,搭建一个抄手游廊,曲径通幽,直达室内。
整个茶馆的设计,要中式花,材料全部用原木,不加工、不刷油彩、不用现代的装饰材料,一切保持原生态。
十一间房子,搞出几十个小包厢,每个包厢的装饰风格,绝不雷同,刘爱雨已经给它们想好了名字:小桥流水、大漠孤烟、巴山夜雨、茶马古道、萧关渔鼓、雪拥蓝关等等。
一切用最贴近自然的方式构建。
一句话,就是要新颖、独特、别致,和京城的茶楼,无雷同之处,在视觉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没有尝到茶就有了饮茶的惬意。
刘爱雨的理念,也启发了赵波,他提了很多修改完善的意见。
赵波有个同学叫张磊,搞装潢的,赵波一个电话,他来了,看了四合院,听了他们的方案,表示赞同,说:“我做出来的效果,肯定要比你们想象的还美。”
三个人在图纸上画画改改,直到一周后,找不出一点毛病了,才算定稿。
张磊装修过许多高档会所、足疗店、私房菜等,他技术好、理念超前,他说茶楼是个很有前景的生意,关键是能不能做大做强。
据他所知,京城的茶楼,三分之一在盈利,三分之一只能保本,另有三分之一即将关闭。
张磊的话,既让赵波和刘爱雨深感压力,又催生了他们的信心和力量,既然有三分之一在盈利,那我们新开的茶楼不会差到哪里去。
装修开始了,张磊夜以继日地赶工。
与此同时,茶馆的服务员也开始招聘了,招聘启事发出去了,前后一共有三十多个应聘的,有大学茶道专业的,有在别的茶楼干过的,还有对茶一窍不通的。
刘爱雨和赵波选择的标准是:一人品要好,诚实守信、性格温和。二是要懂点茶道,会沏茶、赏茶、闻茶、饮茶。三要懂茶德,廉、乐、甘、香、和、清、敬、美八德。四要懂点琴棋书画的常识,懂茶叶茶具的鉴赏知识等。当然,必须是相貌清秀、性格温和的女子。
经初步考察,一共招聘了八名服务员,每天集中在赵波的电脑部里培训,收看视频,听老师讲课。
有时候,刘爱雨带她们去各大茶楼喝茶,让她们观察服务员的表情动作等等。
两个月后,茶庄开张了,“问雨轩”的牌子挂起来了,破例地没有燃放爆竹,没有乐队演奏,也没有歌星助兴演唱,一切都是安静的,和茶庄的风格一样。
早在一个月之前,刘爱雨就找了一家资深广告公司,对茶庄进行宣传,广告公司印了许多传单,派人去发。
人们看到的是:“问雨轩”茶庄,中式茶楼,融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和天高地阔的塞北风光与一体;这里是你沉思冥想的港湾、是你精神的栖息地、心灵休憩的驿站。“问雨轩”茶庄就要来了。
一周后,广告词是:“问雨轩”茶庄开张倒计时了,从此,喧嚣的都市里,有了一方宁静的田园。
又一周后,人们看到的是:“问雨轩”在一场风雨之后,款款而来,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真的就要来了。
散发广告传单的是茶馆新聘的服务员,她们都穿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瑶族的、苗族的、蒙古族的、回族的,走在街上,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引起众人围观、合影、留念,而她们斜挎着的彩带上,都印着“问雨轩”的字样。
悬念,不断地制造悬念,吊起人们好奇的胃口,一时间“问雨轩”茶庄,成了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热点。
因此,当3月12日,茶楼开张时,尽管没有闹出大动静,但顾客已经足够地多,人们都想见识一下,这座自称京城第一家的茶庄的真实面目。
在经营方式上,刘爱雨和赵波的思路分歧太大,刘爱雨将茶庄定位在中高档以上,而赵波认为面向普通消费者,薄利多销。
赵波还主张,茶庄开张的前三天,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无偿喝茶,遭到刘爱雨的断然拒绝。
刘爱雨认为让所有人都免费喝茶,是降低门槛,会对后期的营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就像五星级酒店,宁可空着,也不能降到白菜价,它得矜持,得端着架子。
高端茶庄,不能像超市促销一样,免费领几个鸡蛋,从而让一帮老太太老大爷,没命地狂奔,那不是她要的经营思路。
院子的入口,原来是两个墩子一个铁门,现在,两棵攀龙虬曲的古木,在两旁矗立,两棵树的枝条在空中缠结在一起,并吐露着浓浓的绿意。
进门后便是一座假山,流水潺潺,水珠迸溅,透着丝丝凉意;小桥横卧,如一弯新月;潭水清澈见底,金鱼在碧绿的水草和莲叶间游弋嬉戏;一道绿色的走廊,分别通向北、西、东三面的茶室。
进去以后,别有洞天,三十个茶亭各具特色,门楣上都是著名书法家的题名,室内的墙壁上,或挂一幅山水画,或挂一副书法,都是名家墨宝,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