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经史,倒背如流是好的,但若是不能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的思想就没有意思了,这并不是张籍所想要的。来自后世的张籍曾读过放在公司书架上作为摆设的《日知录》,如今是历历在目,其中的对于经学的见解颇为独到,也是“坐而言,可起而行”的实用之学,这对张籍有很深的影响。
自张籍得准在清渊藏书楼住下后,每日勤学善思,如饥似渴的如海绵般吸取着知识,许多孤本古籍中新颖别致的观点都让张籍精神一振沉醉其中,陶陶然忘记了时间,实现了什么叫真正的‘足不出户’,吃喝拉撒都在书楼里解决,晚上困了就在书堆旁睡下,醒了就从书堆旁起来,抱着书继续读。要想有所成就就是要经历这么一段,不疯魔不成活的过程。做任何事都是如此。
不知不觉七天时间过去了,张籍推开藏书楼的大门,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门缝洒落在他的脸上,七天的时光张籍读了很多书,对自己的方向也有了定位。
庄子中有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们往往用这两句来告诫人们求学要勤勉,因为生命有限,知识无限。殊不知这句话的全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意为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生命是徒劳的,最关键的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与方向,从而细读精思以求突破升华。
张籍对自己的定位即是做“修己治人之实学”,发“明心见性之实言”,行“经世致用之实事”,此三者实学提纲挈领,实言振聋发聩,实事变革图强,三者合一当为自己所求!
拎着东西走到藏书楼所在的院门处,正见道张百万在此蹲在地上不知道从哪拔了一棵草随手甩着,百无聊赖在逗弄蚂蚁,张籍把手里东西往地下一放,紧着上前几步道:“张兄,你来了。”
张百万听得声音猛地起身回头一看惊喜道:“你可算出来了,你不是说在里面呆七天吗,我算着日子应该是在今天,就过来看看看看有什么能帮上的吗,这不刚好碰上。怎么样,可悟出点什么。”
“张兄有心了,走我先回去洗漱一番,晚上再说。还有件事要商量商量。”张籍颇为感动的一拍张百万的手臂道。
张百万看了看张籍邋遢狼狈的样子笑道:“也该去好好洗漱洗漱了,籍兄你这头发都快打结了。”说罢接过几样东西,送张籍返回了寝舍。
……
月亮初上斜斜的挂在夜空中,淡淡的银白色洒在运河水中,随着水流的缓急映出粼粼波光。三元书坊对过得鳌头矶耸立在这银光下,衬着周边的树木房舍显得颇有些缥缈神秘和绮丽。今天的鳌头矶有些安静,但是它对面的三元书坊中甚是热闹,里面读书借书的学子不少。
三元书坊后院的静室内,张籍和张百万相对而坐,面前的案几上摆着精美的汝窑茶盏。
“张兄,那日我在府试时,与门口见到一黒瘦须发花白的年老考生,身上袍服破旧,他提前到了临清州,却无钱住客栈竟是在衙门外打地铺住了几天,入场那日衙役书办们还以为他是乞丐。”张籍喝了一口杯中香茶后缓缓说道。
“恩?有此事?那又怎么了。”张百万对张籍的话中这个破落考生并不在意,随口说道。
“近日我在藏书楼中静思,颇有所感,偶有所得,有三实之语……”张籍放下手中的茶杯又道:“书院中也有家庭贫寒,生活拮据的同窗,不如……”当下张籍就向张百万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想搜集书院以及士子们的优秀文章出一本刊物,谁的文章能够被选中刊印,就可以得到润笔之资,这样既能帮到同窗也能更好的开发利用三元书坊潜力,拓宽一条生财之路。这也是毛知州出《竹石集》获得成功给他的启发。
“唔,是这样啊……”张百万听了张籍的提议,脸色由开始的不在意变得认真起来,思考片刻后道:“这件事可以做,只不过这书刊印一份要间隔多久,有人会买吗。”不愧是出身商贾之家,这么快就把握住了出书的关键问题——周期和销量。对此张籍早有腹稿。
“每月一次,正好能赶上书院的月末考较,到时精彩的文章想必会有不少。至于有没有人会买,这个不用担心,首先清渊书院就是个金字招牌,无数城中士子想入而不可得,能读到书院内部的精妙文章机会想来是不会错过了;其次我打算在书的后面附上科场例题,并加以分析给出破题解答之法,这样一来,有购买能力的书生们就绝对不会放过这本书了。”
“这样行吗?”张百万有些不确定的道。这就是受限于时代的问题了,虽然有经商天赋,但依旧看不远。张籍刚才的提议表面上是搜集优秀时文,和那些时文册子,文章小录等没什么不同,但关键点就在那后面的例题,这其实就是要做大明版的科举教辅书。
后世的教辅书市场是多么大的蛋糕,即便是有盗版的存在,那些知名教辅机构依然是赚到盆满钵满,这不正适合大明这个时代吗,昔时只不过是因为书商和学者的割裂而没有人发现这个前途无限的行当,现如今张籍仗着超强的记忆力既能整合典籍资源,又有经营思路,这条生财之路怎能走不通。
张籍心下连广告词都想好了,像什么“三年模拟,五年下场”、“圆你童生梦,成就秀才名”、“每天一题,助力院试”等等,想着这些词出现时的喜感场景,张籍心下就忍不住发笑。
“奥?原来如此,这样倒是可行。”张百万听出了其中关窍,眼神一亮道,“不过这事得从长计议,一定要有个开门红,赢得个好口碑,不然以后就难做了。”
“这是自然,这件事我也得向山长请示,否则不便刊登书院士子的文章,这个项目先提上日程,待院试过后再正式实施。”张籍听了张百万的疑虑,当下道。
“也好,也好。”张百万随之道。
夜色渐晚,张籍两人又聊了一些书院琐事和书坊经营情况便回到了书院,今后在大明科场上几乎人手一册的教辅书三元集就这样被首次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