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晚张籍收了金郎中之孙金义昌为徒后,次日便带着少年去拜访了刘贡,毕竟金义昌原本是在刘家社学中读书,这把人带走也要知会一声。
“恭喜维桢喜得佳徒。”
刘贡得知此事后对张籍贺道,随后还给了金义昌一方砚台作为贺礼,他知道张籍当时说过的这个少年,金义昌在刘家社学中课业那是名列前茅的。
“我打算明日便离开济南府返乡,剩下的假期不多了,还要在准备准备就得进京。”张籍言罢又道,“益安堂那边的金郎中与我有恩,若是可以还望刘兄多加照拂一番。”
“维桢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刘贡也挺张籍说过他在乡试时生病之事,爽快的应承了下来。
随后张籍和刘贡又聊了一会明湖社的事情,张籍又说了几点后来想到的建议,比如说定期集会,出版文集,帮助困难社员等增强明湖社的向心力法子,刘贡表示之后他会逐步去施行,让张籍放心。
从刘贡家中出来,张籍带着金义昌和张成在济南府街市上逛了一番,给家中亲友挑了几样礼物特产。次日,在刘贡及金郎中的相送下,张籍一行人离开了的济南府,走上了返回临清州的道路。
一路上,年少离家的金义昌初时还有些恋恋不舍,不过到底是少年心性,过了半日后,经过大清河之时坐上摆渡,少年好奇的看着车厢外滔滔河水,不觉间兴致高昂起来,离家远行的别愁也消减了许多。
……
晓行夜宿,又是一日一夜过去,张籍一行人赶在了城门落锁前进了临清。张籍并未先回家而是先到了州府衙门把冯敏功的意思和毛知州转述一番,毛知州听得布政使有意接纳自己,心下大喜,就要设宴款待张籍,但被张籍以思亲心切为由推辞了,毛知州见强求不得,直道改日再邀,这才让张籍离去。
回道狮子坊家中,一家人见到张籍回家自然是高兴不已,杜十娘亲自下厨,和刘妈一起整治了一桌丰盛的接风宴,席上张籍介绍了收下的弟子金义昌。
“这是我在济南府新收的弟子,金义昌,也就是金郎中的孙子。”张籍笑着说道。
金义昌此刻也起身向众人拜道,向张父张母口称太先生、太师母,至于对杜十娘则是称呼为师母。
少年颇为机灵嘴也甜,众人大笑后都给了见面礼。
接风宴之后,张籍在家中给金义昌准备了单独的房间居住,同时安排了他的生活学习日程表,每天除了练字写文章读书这些学习上的事情,锻炼也是不可少的,说起来张籍自进京赴考以来,作息时间被打乱,这对身体的锻炼也放松下来,如今正好跟着自己的弟子一起重新把锻炼身体一事给捡起来。
除开在家中的时候,张籍还时不时带着张成和金义昌在城中走访友人,其中清渊书院去的最多。在这里金义昌也收敛起了刘家社学时的傲气,因为在书院中的学子皆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平静而又愉快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来到万历十一年的六月二十日这天,也即是张籍离家返回京城赴任的日子。
夜色已去,晨光熹微,运河两岸垂柳依依,青草如菲。大清早的时候临清州码头上船只已经是往来不断,装卸工人们也都上了工,为生计努力着。
此时张籍、杜十娘、弟子金义昌、丫鬟小香、小兰,小兰是李家庄寄籍而来的,还有长随张成、老家来投靠的亲族担任家中管事的张阿九夫妇及;两名洒扫做饭的仆妇,一行共计十人也在码头一边等待着上船赴京。
船只依旧是张百万找人安排的,知道张籍这次上京带着家眷,张百万特意找了艘大船,上面一层船屋,如河上楼阁一般,看上去就觉得这船极其舒适。
如今张籍已经是正七品翰林编修官身,这次往京城北上,因为带着家眷不想在途中出什么事故,故而在船头也挂上了翰林编修的仪仗旗号。那船家见此更是喜不自胜,这旗子一挂就代表的是免税免查的特权船只了,一路上不知道要方便多少,对张籍等人也是十分热络,小意应承。
昨夜对家中诸事都做了安排,弟弟张卫现在已经成长的可以独当一面,书坊中事如今也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另外还有毛知州、希伊先生、张百万等人的照拂,张家在临清州也出不了什么差池,故而张籍也甚是放心。
来为张籍送行的人也很多,有州府衙门的,有清渊书院的、有举人同年的,也有张百万等好友,码头上近乎三分之一的地方都被人流、轿子或马车占住了。
如此大的阵仗,也引来的不少商客旅人的围观。
“这是哪家的贵人出行啊?怎么还有州府衙门的旗号来送行。”有外来客商看着那车马上的旗号疑惑的问道。
“你这就有所不知道,看到那个青袍老爷没?”一个码头小吏眼神示意道。
“哪个?那个穿青袍的不是个年轻后生么?”
“瞎了你的眼,别看年轻,你瞧仔细咯,那可是俺们临清州的探花老爷!”码头小吏自豪的说道,仿佛探花就是他家的。
外来客商也惊讶道:“这么年轻的探花老爷么,看年纪还没不到弱冠之龄吧。”
弱冠也就是二十岁,码头小吏闻言立刻一副少见多怪的样子说道:“啧啧,弱冠之龄?俺们临清州的探花郎才刚过志学之岁,今年十六!那可是天上文魁下凡般的人物,不仅如此,探花郎还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呢,有一出戏就是说的此事。”
“奥?愿闻其详。”周围几名客商也都好奇的凑过来。
这码头小吏很享受这种被众人围着询问的情景,当下说道:“探花郎去岁刚中解元时,就有大户前来提亲,不曾想探花郎不弃贫寒时相遇的知己……”
这边行人客商津津有味的听着小吏讲着关于探花郎的逸闻轶事,张籍自然是不知晓自己竟然也成了那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
在向亲友惜别辞行之后,张籍等人登上大船,在船老大一声嘹亮悠远的号子声中,船只收起了绳索,调整大帆,缓缓向北行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