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一百九十七章 投献与诡寄

小学教师在大明 三省九思 3658 2024-09-27 10:25

  深秋难得有这么晴朗的天气,碧蓝的天空上,橘红色的太阳高悬,除却阴影处但凡是阳光所照之地,都显得格外和煦。

  张籍的二弟张卫,这些日子不堪媒人的烦扰,提前回城了,而张籍因为要等到牌坊落成祭祖之后再走,所以一直呆在乡下老家中。

  不得不说从秀才到举人是身份地位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不张籍中举消息传出后的第二天,就有许多乡人前来投献,来的人中甚至有二十多里外的焦庄农户。

  张籍出外访友还没走到家,就听到自家院子里人声鼎沸,跟赶集似的。

  “张老爷回来了!”

  “张老爷回来了!”

  张籍刚推开院门,还没踏入一步,就听到院子里无数个兴奋的声音传了出来。要不是张籍见到院里大多是熟识的乡亲,单看那目光,还以为是来打家劫舍的土匪呢。

  张父一脸无奈的坐在正屋门口的椅子上,他对眼前的这一切不知所以,正等着自己回来解决。

  张老爷?

  张籍看着面前的乡亲们,最大的一个都有五十多岁了,十五岁就被称作老爷,是把自己叫老了呢,还是把自己叫老了呢。

  张籍闻言腹诽了几句,嘴角微微抽搐,抬脚进门道:“众位乡亲们,不知今日到此何事?”

  这话还没说完便被院子里兴奋的人群给围住了。

  只见刚才那五十多岁的老大爷语气又是恭敬,又是激动的说道:“小老儿种田可是一把好手,恳请张老爷收留,做牛做在所不辞……”

  又有一个身着打着补丁衣服的老爷子,很是恭谨来到张籍跟前道:“张老爷,小老儿侍弄牲口可是一把好手,有我在保证把咱家的耕牛养的膘肥体壮,耕起地来一头顶两头使。”

  “张老爷,咱家是举人家了,这老太太和家里小姐怎么能再下厨房,我是刘家庄的你三婶的二叔的七舅公家的老刘头,原来在城里做过十几年的掌勺,让我一家子来管咱家的厨房,保准吃饭香,还得天天不重样。”一个脑袋大脖子粗,很是有些白胖的老大爷说道。

  “张老爷你是读书人,免不了出门在外,常在外面行走总得有个人使唤,俺是粗人,可是有的是力气,让俺当个家丁吧!”

  “张老爷,我家这个小子,原来跟随他爷在城里走动,地头上都熟,让他做个长随给您跑前跑后咋样?”一个看上去很朴实的乡农好不容易插上话,急急的又道,“还有我这两妮儿,都是黄花大闺女,留下她们给老爷您端个茶、倒个水吧,干活可利索了……要是……要是老爷您看得上眼,暖床也使的,那是他们的福分……”

  “张老爷,俺家有地十亩,甘愿献上,年年交租……”

  “俺会种田!”

  “俺能驾车!”

  “张老爷您就收下我们吧。”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都围了过来,争先恐后的自我推荐。

  张籍看着那说能中田的老大爷不由得想说,大爷就您这风一吹就倒的体格,还是回家多歇着。还有那说让家中小子做长随的,不过是七八岁的顽童,还留着两条大鼻涕,是这顽童来帮我忙,还是是让我带孩子啊。

  最扯的就是那两个说能暖床的小丫头,初时张籍还颇有点男人的小期待,但顺着那人的眼神看过去,得,是两个身子单薄,扎着牛角辫的小萝莉,看那年龄,这有六岁吗?这年纪也能暖床?

  要是都留下来,家里岂不是要变成了养老院和托儿所?

  看着院子里争先恐后自荐为奴为仆的人们,张籍一脑门子头疼,这就是大明朝所谓的投献和诡寄田地了吧。对于这诡寄和投献,张籍也是有所了解的。

  为何有人称穷秀才和富举人?其中的奥妙也在于此。秀才可以穷得一文不明,但中了举人后就与苦难日子说再见了,那是因为秀才仅可免自身及一口的徭役,和十五亩地的赋税;而举人可以免除全家的徭役,这里的全家包括家丁仆人长工等等,还有名下几乎所有土地的赋税,逼不得已时,就算是捐献也捐不了几个,比正常交税少了许多。

  自古以来聪明人就有的是,大人物有大智慧,小人物有小聪明,于是乎这么一个漏洞就被老百姓们研究出来了,这不是朝廷对于官员、举人之家都不收税、不征徭役吗?

  那好,老百姓们就想了,我要是成为官员、举人家人那不就同样免税免徭役了吗,怎么成呢,投献人身,诡寄土地成为佃户家仆即可。

  这就跟我国以前港澳台资、外企在内地建厂办企业享受土地水电税费等各种优惠的时候,很多人挖空心思拐弯抹角找个港澳台资或者外国的股东,挂个外资的牌子避税,跟这大明朝的人身投献,土地诡寄差不多。

  所以说举人突然中举后,一夜之间名下土地多个上百亩,家丁仆从多了几十口子这都是很正常的事,这都是别人人身投献和将田地寄在你的名下,以此逃避赋税徭役的。

  人身投献和诡寄田地这对张籍一家当然是好事,这也是掌权者的优势,嗯,也就是所谓的剥削阶级。但是这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却是一场灾难。

  大明后期税赋艰难,国家拿不出钱,去打辽东的后金,不得不三次对民间加税,最后导致自耕农破产,李自成率领流民灭亡了大明。之所以如此,根源就在于很多田地,以诡寄的形势被士大夫和皇亲权贵吞没了,导致朝廷无税可收。后世还有个词叫做土地兼并,说的就是如此。后世评论历史的书籍,如《万历十五年》对投献和诡寄大多是批评的态度。差不多将其定义为大明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白归明白,但张籍也不想就因此拒绝别人的投献和寄附。世风如此,你若不适应这些潜规则,和光同尘,只顾高风亮节,那绝对是融合不到大明士林中的,也休想做些什么大事,因为你不合群,没人听你的啊。

  高谈阔论鄙视流俗的人很多,但是真的面对异族南下的铁骑时,又有什么用呢,顶多就是“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罢了,没个鸟用!

  自己要读书要常在外奔波,需要帮手;父母操劳半生,两鬓斑白,也是时候享点清福了;还有杜十娘和小妹,总是这样冬天冰水洗衣,夏天酷暑煮饭也不是个事啊。

  打定主意后,张籍和张父一起商量着,从前来投献的人中挑选了就住在邻村的知根知底,忠厚老实的一家人。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