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管家从别院出来,沿着石板回廊又前庭后院溜达了好一圈,这才换了身干净衣服去观云亭。
观云观云,坐观风云。
苏府里绕水的亭子不大,但在东都却还算有名,全因早些年老爷在位时,没少在观云亭里板着脸骂人。
外人都说老爷这“观云”俩字写得笔走龙蛇,就苏四知道,这他娘不过是老爷醉了酒用扫帚随手给糊上的,抹完还问自己,“这字认啥来着?”
近年老爷腿脚不便,也就偶尔来观云亭坐坐,捞几条鱼清蒸,今日,怕是也不会来了。
苏管家照例点了三炷香,又满了三碗酒,而后,对着供桌上的无名牌位好一阵失神。
苏四本不姓苏,是老爷当年的书童赐了姓,年轻时给老爷牵马,岁数大了便帮着府上打理俗物杂事,苏家上上下下敬畏他,管称一声“四爷”,却很少有人问为什么是“四”。
苏管家忙完,又拎着酒壶选了块石头在水边坐下,喝一口,往水里洒一口,一脸的怅然不说,嘴里还念念叨叨:“酒管够!苏家安好!”
“堂弟赶紧!今日你可得救命!”
苏四闻声瞥去,大小姐苏离正风风火火拖着人路过,后头那人披头散发,腰带被人拽着,正一脸惊悚望向自己。
苏四赶紧背过身去,紧闭双目继续念着:“酒管够,苏家……苏家你们就别瞎操心了!”
……
被人拽着出了别院,又在苏府里一通穿行,苏锦想起,这必定是大伯苏伯安的独女、自家堂姐苏离了,只是这一言难尽的性子,又与寻常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大大不同。
二人停在西厢房前,苏锦有心寒暄并暗示自己沐浴更衣才到一半,堂姐却一把捏着自己脸颊示意收声,她挽裙踮脚上前轻扣了几下门环,回头冲自己吐了吐舌,便听房里有人不悦道:“昨夜又去了哪里?”
堂姐闻声,陡然变得乖巧,柔声答话,“娘亲说啥,昨夜我不就在府上,还约了五郡主前来赏新菊,娘是不出门,都不知道雅园里的花开得有多艳。”
“还有闲情赏花?也不看看自己,黄花都是快成了白鬓,又满嘴诳语不怕佛主怪罪,将来是要进那拔舌狱的,呸呸呸!都说圣人畏因、凡人畏果,你却是无知无畏。”
苏离稍有慌乱,眨眼又道:“忘了忘了,赏花那是前日,昨日宫里为贺公主出嫁,特意办了秋猎,娘是不知道,好大的排场,光是车马数百便排成了线……”
她虽说得尽兴,却听屋里不再搭话,兴奋的声音越来越小,大约到了最后,连自己都说得不信了。
屋里好一阵沉默,才有话说:“你要真能受得住那礼节繁冗去秋猎也好,至少,比去听风楼强,万一有人家瞎了眼相中,管你应是不应,我都再去求娘娘赐婚……就不曾听过有哪家女子不好女红,偏喜欢扮成男儿相跑去喝花酒的,作孽了不是。”
这堂姐,果真是跳脱。
苏离长自己三岁,生得剑眉星目也并不难看,还比平常女子多了份英气,只怕是作风乖张了些才愁嫁。
见苏锦古怪看着自己,苏离咧嘴一笑,急忙又道:“娘!旁的且先不说,你猜,今日我带了谁来?”
“哦,带了谁来便请去前院好生款待,娘这里太过清静,莫坏了人家兴致才好。”
“娘还是见了再说!”
堂姐一脚踢在自己屁股上,房门撞开,满屋里的香火气再关不住,扑面而来,万千细针般扎入人口鼻。
苏锦愣在门口,迎面便看见一尊足足高了两丈、双手施印的旃檀佛像,佛像鎏金,佛前供大案摆了瓜果,又燃着三碗莲花灯,意味前、今、来三生,如莲的盘里青油盈满,灯火如豆,被风一吹,扑腾两下便又笔直重燃。
“侄儿苏锦见过大母!”苏少爷见堂姐又欲抬脚,赶紧一跪到底,识趣得很。
老旧蒲团上跪坐着的妇人穿了身粗布麻衣,手里拿着桐木犍稚,却未见去敲身前木鱼,她回头来看,像烟气里太浊,又像闭目太久晕了光,只迷茫看着。
听苏离又说,“娘!你猜这人是谁?”
那妇人却只白了一眼未多理睬她,从旁新拿了张蒲团放在身后左侧,拍拍烟尘说:“锦儿先去佛前上香再来与我叙话,起初老管家来说,我还不信,又怕你路上颠簸劳累,转念想想,便要多念几日《地藏经》才打算去唤你。”
“是!”
苏锦匆忙束发正了衣冠,取来香烛,先在莲灯上慢慢点燃,再匐在地上拜了三拜插入案中香鼎,这才肃穆跪在大母身后的蒲团上乖乖听话。
白葛大衫扎得不紧,露出后腰发凉,他偷偷去摸,却是身后堂姐在扯着摆角挤眉弄眼,苏锦会意,恭声说道:“大母见谅,侄儿本该一早来拜,只是不知大母会不会怪罪,又惶恐生了疑虑,要不是堂姐这几日谆谆教诲又当头棒喝,侄儿……侄儿不孝!”
自家女儿何曾这般心细过,大母奇怪看了两人一眼,真是一家子人、作一模子怪,也不说破,她道:“还算省事,那丫头你也来跪着吧!”
这次苏离不敢多嘴,自己取了蒲团也跟在身后跪下,还讨巧先用手梳完大母的衣皱,又轻轻帮人敲着脊背,模样温顺得反常。
“锦儿这话,莫非要将大母羞死?”
“侄儿不敢!”
大母拉过自己的手去,生茧的拇指揉在自己手背上,“你大伯去了之后,我便在佛前跪下,这十几年,你大母只恨到了家破人亡才知道平安是福,也时时在想,当年不行那些好胜之事该有多好,你大伯不死,二叔他也不离家……只是到了今日,才懂一家人团团圆圆才最好!”
大母语气平静得出奇,说着话,不觉两行泪水已顺着脸颊牵成了线,又串串溅在干枯的蒲团上,止也止不住。
“大母!爹的话我太小记不住,娘临终前却有说过,生是苏家人,死是苏家魂。不仅她是苏家儿媳,要侄儿哪怕死,也要重回苏家门认祖归宗以了心愿,又说,她欠了您一句‘嫂嫂’,旁的,都不准侄儿再提。”
“不提不提!你娘教得好,教得好呀!”
娘亲交代得不详实,陈年旧怨苏锦也只知道个大概,过往如何不究,眼前的大母哭哭又笑笑,情真意切作不得假。
她把腕上的一串佛珠拨得飞快,又念了段晦涩难懂的经文,这才平复,“大母高兴,观锦儿身姿濯濯又面目神采,佛语说相由心生,只一看,便让人想起二叔当年儒雅,我家锦儿定然也是差不离的。”
说起二叔,大母又道:“离丫头!你要记住,你父跟二叔当年,那是真真正正的骨肉手足,一口饼到了嘴边也会掰扯成两半。”
“娘放心,我省得!”
“还有,入秋转了凉,看看锦儿那边衣物日用可还有缺,太公那里我管不了,但谁要是暗地里亏了我家锦儿,你便来与我说,看我不打断他狗腿!”
这话听得苏离脖子一缩,只知道府上老人都怕娘亲怕得要死,可奇怪得很,明明记事以来娘就只知道窝在佛堂里念经礼佛,看着也慈眉善目,但方才横眉一瞬,又真真吓人。
“娘放心就是,便是苏弘毅那小子胆敢放肆,我也能揍得他几月卧床不起。”
看苏离绷脸捏着拳头,果真随了他爹女生男相,大母破涕一笑,又叹自己竟不知不觉犯了嗔戒,说:“弘毅本性纯良也不是不识礼数,只是缺了人管教。”转脸又道:“听说,北边那风沙呀,大得很,锦儿这些年肯定受了苦,锦儿?锦儿?”
再看时,那苏锦连日劳累,又洗浴放松过后,竟然偎着蒲团靠在一旁睡着了,半敞的胸膛笔墨新写着“笑傲江湖”四个大字。
痴儿!
母女两相视而笑,覆上轻披,见他发带散落,大母用手轻轻从顶而下次次抚着,目光游离盯着苏锦腰间的半枚玉佩。
博山侯当年从龙,屡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功莫大焉。太祖感念赐了蛟龙佩,又一分为二,将龙首传于长子一脉,龙尾给了二叔苏仲瑾,说好功禄代代传,今日,龙尾这半枚总算得了见。
大母继续叙话说:“苏府二子呈龙,离丫头你是不知道,当年在这东都城你爹和二叔他,嚣张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