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磨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刘看山死不掉了

磨刀 水畔听钟 8187 2024-09-27 09:31

  刘看山死不掉,妖族的气势再大,两界山便破不了。

  在一天的坚持下,妖族缓缓退去,这只是开胃菜罢了。刘看山单独喊来了谢宝树,两个人一起在小木屋里。刘看山望着他,笑道:“地仙境了,真是快啊,九州大地,看过了?”

  谢宝树点头笑道:“看过一些地方,不过没有看遍。”

  刘看山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谢宝树急着来两界山,是为了什么。他犹豫了半天,才缓缓开口,给谢宝树说了一些事情。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咒语,会双盘打坐。

  很辛苦地做到这些,得到别人的赞叹,于是认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们渐渐把这些“外相”当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这些“功课”,就是在精进,就又向着解脱近了一步。

  殊不知,人们把修行变成了一种新的习气,诸如:口中的道理一套一套,遇到事还是着急上火,半点亏也不肯吃;本性毕露却还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训、数落别人…以为自己在“修行”,在“精进”,实质却徒有其表,内在没有任何改变。这种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

  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

  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

  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

  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

  《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

  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

  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

  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

  这说明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种种修炼的方术,如服食炼丹、导引行气、辟谷、存神以及房中秘术等等,所以葛洪说:“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诀者,则曰导引可以难老;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

  道门的这些修炼方术,虽以修真成仙为目的,具有虚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着医药和养生的科学内容。道门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

  “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

  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万物都按

  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

  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

  《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

  《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

  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

  “道”是什么?就是无数人,生生世世都难以靠近的那个“本我”。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体内丝毫不少一点。所谓的八万四千法,所谓的努力修行,只是针对你的大脑而已。

  因为你头脑里的障碍太多了,多如河沙,障碍着你不认识道。当你头脑转变后,道也就自然显现了,因为道本来就在万事万物之中。仔细分析千门万法,都是在让你放下再放下,清静再清静。所谓的努力和修行,都是针对放下和清静所设计的。

  进入道之前的那段距离,需要努力去修。一旦你进入了道,你才知道:道不需要修,它本来就无处不在。道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你不可能见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

  它在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它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但又能通过万事万物,显现出它无穷的妙用。万事万物无处不在,真我本性也无处不在。山河大地,动潜飞植都是真我。虽不可见,但又无处不见。

  你的肉体不是真我,思想也不是真我。许多修行人认为,灵魂是真我。其实,灵魂还不是真我。灵魂还是针对肉体这层外壳而言,是这个肉体的灵魂。

  肉体与灵体都是物质的,只是一阳一阴,阴阳互存而已。灵魂出壳与悟道解脱,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平常人所讲的灵魂出壳,是你的潜意识这个识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

  只有悟道之后,找到了你那个真我,才能超越三界,得到彻底解脱。道无处不在,当然不存在三界之界。道无我无他,无我又如何生?无生又如何有灭?因此,道本身就不生不灭,本身就是最彻底的解脱。

  因此,你只有进入道里,你才能证悟到,不生不灭的彻底解脱。但是,无论你用多丰富的语言来描述道,来形容本来面目,都无法准确和贴切。

  《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要想接近它,只有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特性为标准,通过修行改变自己。与道达成同一频率,才能进入道。

  道最明显的特性,就是清静无为、平等无分别、无我无他、如如不动。悟道如同品茶,别人品茶(开悟)后,无论怎样给你描述,你还是不知道此茶是什么滋味。只有亲自去品。当你品过之后,第三者依

  然不知道茶的滋味。

  此时你才发现,道本来就是现成的,只是自己一直都在玩头脑游戏,总在向外求,向知识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一直障碍在门外了,这就是所知障。

  古大德说:悟道不难,唯嫌捡择。“捡择”就是分别和取舍,有了分别心,才会去捡择,道是平等无分别的。心里有二、三,才会去捡择,回到“一”就不会再有,什么分别和捡择,因为“一”已经接近了道。

  道如同一面镜子,无论什么事物,照在镜子里,原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镜子不会分别,这个事物好坏、丑美、善恶。人不仅有分别,而且样样事物,都要分别个好坏、是非。

  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觉自己,刚才起动的每一个念头,你才能觉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别。这是多生多劫,养成的最大习气。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断掉分别的习气,因为道是没有分别的。

  古大德说:成道不难,放下既是。但是,人却有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亲情,放不下钱财名利,放不下所执着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因此,最大的放不下就是“我执”。一切都是我想得到的,我不愿失去这些,可以使我享受的即得利益。而且我执较重的人,最爱显示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因此,悟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

  道的特性是无我、无他,你只要心里还有我,还不能达到忘我、无我的心境,围绕着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

  本性没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顺众生。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第二个最难放下的是“我见”。我见就是执着自己的见解,一切都认为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见解不对,总不愿恒顺众生,还是在处处突出,自我的个性。

  当别人的见解,与自己不同时,就生气烦恼,并与别人发生矛盾和纷争。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对我见越执着的人,反而离道越远,这就是个性。个性越强,反而离整体性越远,宇宙是一个整体,因此,越执着我见离道越远。

  道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万事万物虽然,都是它的显现,但它却无念。这一切显现,都是自然的缘聚缘散。绝非道的有意安排,也不是道和上帝的造就。

  有些人或一些宗教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道或上帝安排的。其实你想错了,道和上帝是清静无为的,他们绝不会活的那么累。但是,人的习气却总爱琢磨事,琢磨人,脑子不能有一点空闲,闲一会儿,就觉得无聊和寂寞,总想表现自己,显示自我的个性,发表自我的见解,

  总要千方百计想出点事,来填补无聊和空虚。

  这就使人们多生多劫以来,养成了攀缘、动念的习气。这种习气使你的心,从没有清静过,心总往外驰,心驰则神往。

  古人造字非常合道,“心”是三点魂,外加一把钩。古人知道人有三魂,其中在外面的一点是“光魂”,光魂在天不在身,因为它特别亮,人体色身难以承受,当人投胎转世时,它只能留在外面。

  外面的另一点是“阴魂”,由于众生妄念外散,神魂常在外面,为财色名利终生奔波不息,因此,阴魂也在外不在身。中间一点谓“色魂”,由于此魂投胎后,被肉体所困,一把钩代表肉体色身。

  人在受孕刚刚成胎,直到出生前,都是这种弯曲身体的形状。此身像一把钩钩住色魂,直到死亡的时候,色魂才离开肉体。

  刘看山说完了这些,他问道:“你还年轻,何不早点离开?这里不缺你一个。”

  谢宝树摇摇头:“来都来了,我才不会走呢。”

  刘看山笑道:“这里危险。”

  谢宝树也笑道:“我已经有自保之力了。”

  刘看山问道:“你已经见过许青丝了?”

  谢宝树点点头。

  刘看山唉叹一声,没有说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