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建兴四年(228)春四月,四月二十五。
曾经位列汉前将军,大将军,持假节钺,封汉寿亭侯,江陵侯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于府上安详过世,享年66岁。
三日后。
天子刘禅亲自抵临关府参加了葬礼,并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次子关兴承嗣。
下葬之时,仪式更是隆重无比,以王公贵族之礼下葬,天子刘禅更是将关羽、张飞合葬于惠陵,与昭烈墓相连起来,并将这块墓园更名为“忠情墓”。
或许刘禅并不知晓,他今日所做的此无心之举,却在数百载后令忠情墓大放异彩,让栩栩众多的民众来此烧香参拜,以纪念刘关张的兄弟情义以及关羽、张飞的忠贞不渝。
汉建兴三年,五月。
距关羽逝世后的一月时间里,关平因悲伤过度,居于家中为父守孝一月,直到五月他从亲人离世的悲痛中走了出来才身席朝服,前往宫廷拜见天子。
如今的关平早已是过了而立之年,年过三旬有二的年纪也令他身着朝服以后,鄂下布满着长长胡须,显得是那么的沉着、严谨且少了身穿将军服的数分威武气息。
书房。
天子刘禅正居于蒲团上被丞相诸葛**着研读案桌上那存放着满满的兵书战策以及治国理政的书籍。
但此时的刘禅看着这些书籍却忍不住直打哈欠,不由生出有些疲倦的脸色小心翼翼地盯凝着一旁正批阅公文的诸葛亮,轻声道:“相父,我能不能休息一会呀?”
言语间以商量的语气极为低声,面对诸葛亮时全然没有了天子威仪。
“不行。”
话落,诸葛亮掌中笔依然不见停顿,只是严肃的蹦出了两个字。
一言而落,刘禅失望无比但由于畏惧的情况,却只得强撑困意假意拾着书籍研读。
约莫过去半响,诸葛亮好似批复了一道道奏折,待批完后才放下手中毛笔,遂侧首望向主位上的天子刘禅,眼瞧着他装模作样的样子。
诸葛亮不由露出语重心长的神情,说着:“陛下,作为一国之君,兵书战策、治国理政您一定要精通,先帝历经重重困难险阻,花费了几乎一生的心血才建立起了这诺大的大汉基业,若您不能成为有为之君,又如何替先帝守护大汉天下,治理天下呢?”
闻言,刘禅感受着诸葛亮浑身的严肃威严,不由轻声道:“相父,如今朝堂间有您坐镇,天下自然勿忧也!”
“阿斗也愿意相信相父,将一切权利交托于您。”
一席话语,诸葛亮顿时间面上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死的感激之色,毕竟换成任何一个主君能百分百信任自己且将权利交付臣下的?
这是什么?
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
因为人的野心也是会滋生的,若臣子独揽大权时,极容易成为欺君罔上的权臣,甚至……更进一步,行废立之事。
但感激过后,诸葛亮却也是依旧严肃道:“陛下,您如今不过才二十二余岁,正值年少,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可臣已经是快年过半百的人了,纵然想为大汉效力,也会逐渐开始因精力的原因力不从心。”
“虽然现在吴氏已灭,可曹魏却依旧雄踞北方富庶的中原诸州,实力不容小觑,中兴汉室亦不是如此轻易的事,若臣有朝一日忽然不在,陛下当如何?”
“不会的,相父定能长命百岁!”
刘禅忽然间坚定高声道。
“臣自然也希望如此,但臣是说万一呢……”
闻言,刘禅又直言道:“相父,还有大将军,以大将军的才能,定能剿除强敌,中兴大汉。”
“陛下。您作为一国之君,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我等臣下的,您自己一定要多研读书籍学习。”
“兵书战策可培养陛下您的大局观,纵然日后您身处朝堂间,却依然能够根据军报、当下态势看大局,分析应该如何规划战略布局,治国理政的融会贯通也能让陛下您自己知晓治理天下应该要合理的调配官员、巡查考核且每年民众们的丰收等等。”
“这些东西是作为有为之君必须要掌握的,恰逢目前还正逢乱世,陛下您更应该努力上进。”
一番话语,刘禅却也只是心不在焉地连连点头,但对于读书来说他确实是非常的不喜欢,也确实并不精通。
见状,诸葛亮也只得暗暗叹了口气,这孩子,唉,我也只能竭尽所能为中兴大汉献一份力量了。
半响。
一名宦者忽然奔进连忙跪伏道:“启禀陛下,大将军于宫外求见。”
见状,天子刘禅连忙大喜,挥手道:“宣!”
“喏。”
“宣大将军觐见。”
“宣大将军……”
宫中屹立两侧身着战甲,手执长枪,腰悬佩刀的禁卫军士卒一连串的呼喊下,身着朝服、手执笏板缓缓在宦者的引领下步入宫中。
“臣关平参见陛下!”
抵临书房内,关平恪守臣礼,当先跪地拱手道。
“关将军快快请起。”
说罢,天子刘禅快步走下案台搀扶起他,随即赞扬着:“将军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一鼓作气反击魏吴,扶保荆襄,又一鼓作气踏平吴地,理当是我大汉之功臣,见朕不必如此多礼。”
言罢,刘禅神色不似作伪,满脸真诚的侧首望着一侧的诸葛亮道:“相父,此事还烦请您明日于朝堂上替朕于百官前提出,大将军日后当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臣遵旨。”
诸葛亮稍是愣了一下,但还是迅速应诺道,其实他原本想出言反驳,因为他所主张的一切皆要遵循法度而为,此等有违臣礼的大多数是包藏祸心的权臣为之。
只是话到嘴边却还是收了回去,关家对大汉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关羽与先帝同生共死,情谊浩瀚如海,而关平又秉承父志,又一举灭吴实现南北二分的绝世大功。
好似拥有这等殊荣,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陛下,这……这有违臣道,万万不可!”
关平听罢,却是大急,连忙出言阻止。
他其实此举也思量众多,受任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本就已经是位高权重,若再如此,岂不是授人以柄,权招麻烦?
纵然天子大受亲待,但难免诸臣不会妒忌。
红眼病者,自古有之!
况且“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已经是最高荣誉,三公级都没这个殊荣高。
关平考虑到总总因素,自然是坚决不授。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关平不敢明说,人皆有私心,他很担忧自己接受了这等最高荣誉,后续会为了追逐权利而腐化堕落忘记了初衷,忘记了父亲的唇唇教诲。
只是,刘禅此次态度却坚决无比,挥手打住:“将军不必再说,你灭吴兴汉,壮大了我大汉领土范围,先父在世时经常教导朕,定要善待功臣。”
“如今你为大汉创下此等奇功,若朕连这些恩赐都不愿意给予,那岂不是显得朕吝啬了?”
话既然都已经说到这份上,关平又如何有再度拒绝的理由,只得含泪抱拳道:“陛下此等恩情,臣一生终难报也!”
“臣在此发誓,此生定将为了中兴大汉的伟业而竭尽全力的拼搏,日后也会教导关氏族人及后裔生生世世忠于大汉。”
话落,关平肃然作揖。
“关卿严重了。”
“朕相信你,也相信关氏族人的忠贞。”
书房之中,刘禅、关平二人坦诚相见,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君臣关系。
自刘禅继位后,关平还是初次返回都城面见于他,诸臣都本以为功劳甚大的他定然会受到猜忌。
结果呢?
一旁的丞相诸葛亮亲自见证着这一幕,心下亦是大受触动,遂暗暗道:“陛下虽是能力中庸,但却是真正的仁慈之主也!”